
在現代制藥、生物技術、食品飲料、化妝品及納米材料等制造領域,對乳液、脂質體、混懸液、細胞破碎等體系的粒徑分布、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。傳統高壓均質機雖能實現一定程度的細化,但在均勻性、重復性和剪切控制方面存在局限。微射流均質機作為一種基于固定幾何通道微反應器的先進均質技術,憑借其獨特的“對射流撞擊”原理和納米級處理能力,已成為實現高均一性、高穩定性分散體系的核心裝備。
一、工作原理:從“機械剪切”到“對射流撞擊”的跨越
微射流均質機的工作原理區別于傳統轉子-定子式或閥式均質機,其核心在于微射流技術。該技術利用超高壓(通常100~400 MPa)將預處理的料液泵入一個稱為“微射流交互室”的微型固定通道中。
交互室內部由兩條或更多微米級(通常50~200μm)的細小通道構成,這些通道以特定角度(如“Y”型或“Z”型)交匯。當高壓料液通過微通道時,流速急劇增加(可達數百米/秒),產生強烈的空穴效應、高頻剪切和湍流。最關鍵的是,兩股或多股高速射流在交匯區發生對向撞擊,動能瞬間轉化為壓力能和熱能,使顆?;蛞旱卧跇O短時間內被破碎至納米級(通常50~200 nm),并實現高度均一的粒徑分布。
這一過程在密閉、可控的微通道內完成,避免了機械磨損帶來的污染,且能量利用效率高,粒徑控制精準。
二、系統構成與核心技術:
1.高壓泵送系統:通常采用多級柱塞泵,將料液加壓至設定壓力。壓力可精確調節,是控制均質強度的關鍵參數。
2.微射流交互室(核心部件):由高強度材料(如硬質合金、陶瓷或特種不銹鋼)精密加工而成,內部微通道幾何結構固定,確保每次處理的流體動力學條件一致。交互室可拆卸更換,適用于不同粘度和處理需求。
3.冷卻系統:均質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,內置熱交換器或外接冷卻循環裝置可有效控制料液溫度,防止熱敏性物質(如蛋白質、細胞)失活。
4.進料與收集系統:包括進料罐、過濾器、出料收集容器,部分機型配備在線循環裝置,可實現多道次均質處理。
5.控制系統:配備觸摸屏或PLC控制器,可設定壓力、溫度、處理次數、流量等參數,實時監控運行狀態,確保工藝重現性。
三、技術優勢與性能特點
1.超高均質效率與納米級粒徑
可將乳液、脂質體、混懸液等體系的粒徑減小至100 nm以下,PDI(多分散指數)低,分布均勻,顯著提升體系穩定性與透皮/吸收性能。
2.處理一致性高
固定幾何結構的交互室確保每次處理的流體路徑,適合GMP生產。
3.溫和處理,保護活性成分
相比高剪切均質,微射流過程更可控,對蛋白質、核酸、細胞膜等生物大分子損傷小,廣泛用于生物制藥。
4.可放大性強
實驗室型與生產型設備采用相同原理和交互室設計,工藝參數可線性放大,縮短研發到生產的轉化周期。
5.應用范圍廣
可處理水相、油相、高粘度物料、含固體系,適用于均質、乳化、分散、細胞破碎(如細菌、酵母)、納米材料制備等多種功能。
四、典型應用場景
-制藥與生物技術:
-脂質體藥物(如mRNA疫苗、抗癌藥)的制備,確保粒徑均一、包封率高。
-納米混懸液(如難溶性藥物)的穩定化。
-細胞破碎與蛋白提取,用于重組蛋白、疫苗生產。
-食品工業:
-生產穩定、口感細膩的乳制品、植物奶、調味醬。
-提高功能性成分(如維生素、多酚)的生物利用度。
-化妝品:
-制備納米乳液、微乳,提升護膚品的滲透性與穩定性。
-生產透明、低刺激的精華液、防曬霜。
-納米材料:
-石墨烯、碳納米管的分散。
-納米顆粒的制備與表面修飾。
五、選型與使用建議
選型時需考慮:
-處理量(實驗室型:0.1~2 L/h;生產型:可達數千L/h)。
-最高工作壓力(決定均質強度)。
-交互室類型(Y型適合乳化,Z型適合細胞破碎)。
-材料兼容性(是否耐腐蝕、易清潔)。
使用中應定期清洗系統,防止堵塞;交互室為精密部件,需小心維護;處理高粘度或含固物料時需預過濾。
微射流均質機代表了高壓均質技術的先進水平,其“對射流撞擊”原理突破了傳統機械均質的局限,實現了從微米到納米的跨越。它不僅是實驗室研發的利器,更是工業化生產中確保產品質量與一致性的關鍵設備。
下一篇:均質乳化機的作用
QQ:
郵箱:haitaozhang@labeach.cn
傳真:
地址:上海市閔行區滬閔路3988號A101
掃一掃 微信咨詢
©2025 上海萊誼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滬ICP備2021012579號-1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Sitemap.xml 總訪問量:99598 管理登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