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激光粒度儀概述
激光粒度儀是一種利用顆粒對光的散射現象來測量顆粒大小的儀器。它基于Mie散射理論(對于較寬粒徑范圍的顆粒測量)或夫瑯禾費衍射理論(對于較大顆粒測量),通過對顆粒散射光的角度、強度等信息的分析,快速、準確地測定顆粒的粒度分布。該儀器具有測量速度快、重復性好、測量范圍寬等優點,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、制藥、食品、化工、環保等眾多領域,可用于測量各種固體顆粒、乳液、懸浮液等體系中顆粒的粒度大小及分布情況。
二、納米激光粒度儀的原理
納米激光粒度儀主要用于測量納米級顆粒的粒度分布,其核心原理基于動態光散射(DLS)和靜態光散射(SLS)理論,以下為你展開介紹:
??動態光散射原理(測量納米顆粒)??
當一束激光照射到含有納米顆粒的液體樣品時,納米顆粒會做布朗運動,同時散射激光。由于顆粒在不斷運動,散射光的相位會隨時間快速變化,產生動態光散射現象。
通過檢測器檢測散射光的強度隨時間的變化,然后使用相關器對這些隨時間變化的散射光信號進行自相關運算,得到散射光強度的自相關函數。
根據斯托克斯 - 愛因斯坦方程,結合自相關函數,就可以計算出顆粒的平移擴散系數,進而推算出顆粒的流體力學直徑,也就是納米顆粒的粒度大小。通過對大量顆粒的統計分析,就能得到顆粒的粒度分布。
??靜態光散射原理(輔助測量及大顆粒情況)??
靜態光散射是指在靜態條件下(顆粒相對靜止或運動緩慢可忽略),測量不同角度上顆粒對激光的散射光強度。根據米氏散射理論(適用于顆粒尺寸與入射光波長相近的情況)或夫瑯禾費衍射理論(適用于較大顆粒,一般大于幾百納米),散射光的強度分布與顆粒的大小、形狀、折射率以及入射光的波長等因素有關。
通過測量多個角度上的散射光強度,并利用相應的理論模型進行擬合計算,就可以得到顆粒的粒度分布信息。在納米激光粒度儀中,靜態光散射原理有時會作為輔助手段,與動態光散射原理結合,以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特別是對于一些粒徑分布較寬、包含少量較大顆粒的樣品。

三、納米激光粒度儀的實踐應用
??樣品制備??
??分散介質選擇??:根據樣品的性質選擇合適的分散介質,如水、乙醇等。對于親水性樣品,通常選擇水作為分散介質;對于疏水性樣品,可能需要選擇有機溶劑或添加表面活性劑來改善顆粒的分散性。
??分散方法??:為了使顆粒在分散介質中均勻分散,避免顆粒團聚,需要采用適當的分散方法。常見的分散方法包括超聲分散、機械攪拌等。超聲分散是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,使顆粒從團聚體中分離出來;機械攪拌則是通過攪拌槳的旋轉產生強烈的流動,促進顆粒的分散。在操作過程中,需要控制分散時間和強度,以達到最佳的分散效果。
??測量過程??
??儀器調試??:在測量前,需要對納米激光粒度儀進行調試,包括調整激光光源的強度、檢測器的位置和角度等,確保儀器處于最佳工作狀態。
?
?樣品測量??:將制備好的樣品注入測量池中,讓激光照射樣品并檢測散射光信號。儀器會自動采集和處理散射光數據,經過一定的計算和分析后,給出顆粒的粒度分布結果。測量過程中,需要注意保持測量環境的穩定,避免外界因素(如振動、溫度變化等)對測量結果的影響。

??結果分析與應用??
??粒度分布解讀??:納米激光粒度儀給出的測量結果通常包括顆粒的平均粒徑、粒度分布曲線、多分散指數等信息。通過對這些結果的分析,可以了解顆粒的粒度大小和分布特征。例如,平均粒徑可以反映顆粒的總體大小,多分散指數則可以表示顆粒粒度分布的均勻程度。
??實際應用??:在納米材料研究中,納米激光粒度儀可用于研究納米顆粒的合成過程、粒徑控制以及性能評估;在制藥領域,可用于藥物納米制劑的研發和質量控制,確保藥物顆粒的粒度符合要求,提高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;在環境科學中,可用于檢測水中納米級污染物的粒徑和分布,為環境監測和治理提供依據。